共33题,约8260字。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高一年级 命题人 习平 贺德文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5单元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一、(每小题3分 共78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夜缒(zhuì)而出 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 朝(zhōo)服衣冠,窥镜
B.又与大国执雠(chóu)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 少益耆(shì)食
C.公与之饩(qì) 形貌昳(yì)丽 而封之以膏腴(yú)之地
D.老妇恃辇(niǎn)而行 没(mò)死以闻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sh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B.今夫差依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C.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
D.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欲其旅进旅退(俱 ,共同)
B.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说服) 吾与其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C.吾不欲匹夫之勇(想要,希望)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
D.吊有忧,贺有喜(悲伤) 不患其众之不足(担心)
4.找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 )
①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 ③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④窥镜而自视 ⑤少益耆食 ⑥而挟重器多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每组词语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A.知 ②其真不知马耶? B. 诚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④孰为汝多知乎 ④帝感其诚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 若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为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③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④公为我献之
6.找出“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失其所与,不知 D.颇与中国同俗
7.在下列句中,选出“虽”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虽欲言,无可进者
C.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夫晋,何厌之有 B.忌不自信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封之以膏腴之地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B.《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为语录体,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道德经》
C.《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八国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