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00字。文言虚词用法(含实词用法)集释
2004年《考试说明》对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是:1而、2何、3乎、4其、5且、6所、7为若、8焉、9乃、10也、11以、12因、13于、14与、15若、16则、17者、18之(加  的为04年新大纲删减去的词语。)
1、 而  
[连词用法]
   ①表示并列,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北救赵而西却秦。
   ②表示承接,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图穷而匕首见。
   ③表示递进,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表示转折,译为“但是、却”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⑤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⑥表示修饰,译为“着、地”或不译。如:徐而察之。
[代词用法]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与汝复算耳!
[复音虚词] 
 ①“已而”,译为“罢了、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如是而已。
②译为“一会儿”“不久”。如: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相关练习:
(1)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表承接,译为 随后,然后)
(2)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不译)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者也。(表并列,不译)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译为 然后)
(5)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承接,译为然后)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递进,译为 而且)
(7)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修饰,译为 地)
(8)       天下强国,非秦而楚。(与“非”联合表示选择,译为 不是……就是……)
(9)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表转折,译为,可是、但是、然而等)
(10)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表因果,译为 因而、所以)
(11)   今以秦之强而割十五都与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于赵。(前者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后者表示因果,译为因而)
(12)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表示转折,译为 却)
(13)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表示修饰,不译)
(14)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示假设,译为 如果)
(15)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表示转折,译为  却)
(1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表示假设,译为 如果)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表示递进,译为并且)
(18)   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译为 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