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0字。《子刘子自传》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钿
教学重点:
1、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人物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并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了解“永贞革新”对刘禹锡官场生涯和人生履历的影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探究以下问题:
(一)、提出问题,并作探讨。(讨论,强调以文本信息为理据。)
1.一般来讲,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仕”
2.“仕”之后,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这些理想?
   是。有文中琳琅满目的官名为据
4.作者担起这些理想时,肩上有无更多一层重负?
   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一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5. 作者是否实现了这些理想?
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用词语描述作者的仕途。
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举 授 改  调  擢  改  出  贬  (诏)征  (复)授移  入  转  等
作者的仕途:命途多舛  宦海沉浮  多贬  多外放  终不得志……
(二)、课文末尾的“铭文”,表达了刘禹锡怎样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寢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乏,庸讵知兮!
(我)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感慨:仕途坎坷,“重屯累厄,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