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0字,共1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我们先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师:我们来疏通文句。第一句什么意思?
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
师:好。根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谁能说说学生的顺序为什么这么排?
师:对,儒家倡导“长幼有序”的思想。再看“侍”是什么意思?这里又可以看出什么内涵来?
师:下一句写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翻译第二句并讨论孔子的教学意图与教学思想。)
生:孔子希望学生不要有顾虑。
生:孔子了解学生平时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师: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他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和“以礼治国”。
师:下一句谁来翻译?
(一名学生翻译子路的言志内容,然后谈他的性格。)
生:子路很有个性,直率、能干、有抱负。
生:子路很自负,他故意把自己想治理的国家说得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才能。
生:当时是春秋时期,国家有内忧外患也是很平常的,子路描述的形势是有可能存在的。
师:为何强调“有勇”?
生:有勇才可以抵御外患。
师:“知方”呢?
生:可以使国人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一致对外。
师:那么,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子路是个怎样的人?
生:这里还确实体现了子路的水平。他能够根据国情提出治国方针,像个军事家。
师:现在请同学翻译冉有的述志内容,并分析冉有的性格。
(学生翻译并讨论)
师:与子路的性格进行对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我再补充介绍一下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评价。孔子评价子路时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评价冉有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又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