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010字。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陨石 恣意胡为 湮没无闻 君子一方,四马难追
B.娴熟 要言不烦 覆水难收 是可忍,孰不可忍
C.犀利 虚无缥渺 坐收渔利 玉不琢,不成器
D.泻漏 稗官野史 嬉皮笑脸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从当前来看,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波澜不惊的悄然变革,无视或忽略不计显然会贻误发展机遇,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未雨绸缪。
B.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宣传,老百姓对成龙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功夫之王》早已耳熟能详了。昨天,这部众人期盼已久的电影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C.原本想在上海滩遏止住连败的颓势,但积重难返的防守问题又让自己和伤口被撒了把盐——三连败,这就是力帆昨天下午在上海浦东体育场的遭遇。
D.德国近三年来失业率持续走高,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政府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B.在各国的重工业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阶段时,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转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C.全世界“环境难民”的阶段正在迅速扩大,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水灾、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D.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4.下列句子的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
A.我们学校的老师,我最赏识的是物理老师倪老师,因为他的课从不让同学们觉得枯燥。
B.虽然只是几个红薯,但毕竟是六弟从江西老家带来的,于是我也就笑纳了。
C.他一向沉默寡言,也没有朋友,所以这次我们几个去看望他,令他深感荣幸。
D.听说贵校在教学管理上有许多成功经验,所以我们特地登门学习,请多作指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滥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病毒”蔓延
7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时,曾被誉为“细菌的克星”。但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这一胜利没多久,就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的开发速度,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甚至担心:“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病菌,将把人类带回传染病肆虐的年代。”
“超级病菌”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们在患病时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有两大害处:一是“锻炼敌人队伍”。现在,抗生素根本治不死一些“新生代”耐药病菌。1928年,抗生素的祖宗青霉素问世,一时所向披靡,如今是“廉颇老矣”。当今,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有了不怵它的新一代金黄色葡萄球菌。据统计,美国每年要花20亿到40亿美元,对付耐药细菌。更令人震惊的是,竟出现了以抗生素为食的“超级病菌”。二是“破坏统一战线”。人体内住着许多有益的菌群,滥用抗生素,杀死了“自己人”,结果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耐药细菌乘虚而入。有的造成伪膜性肠炎,死亡率高达20%,有的酿成凶险的败血症。
1961年,英国出现首例“超级病菌”MRSA,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为感染MRSA而入院治疗。其实,MRSA的毒性并不比普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强,但由于它对抗生素甲氧西林具有耐药性,使得治疗更为困难。近年来流行的MRSA变种是于1997年在纽约首先发现的,它由于有一种被称为PVL的毒性较强的毒素,病人感染后果会更严重。MRSA以前主要感染住院病人,几乎都是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通常那些年纪较大、病情较严重、皮肤有伤口或有管子通到体内(如导尿管)的人比较容易感染,但健康人很少会被感染。而新的变种似乎能够感染健康人,曾在美国出现多次小规模暴发。
归根结底,人们要扭转对抗生素的错误认识,抗生素不是万能的。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有原则:能用窄谱(抗菌范围不广泛的抗生素),不用广谱(抗菌范围广泛的抗生素);能用低级,不用高级;能用一种药,就不用多种药。病毒性感染不用抗生素,预防疾病也不要用抗生素。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4期)
5.下列对于“超级细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超级细菌基本等同于耐药细菌,也就是那些抗生素根本治不死的“新生代”病菌。
B.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的开发速度,必然把人类带回传染病肆虐的年代。
C.抗生素不是万能的,某些超级细菌不但不害怕抗生素,甚至还可能以抗生素为食。
D.世界上首例“超级细菌”MRSA出现在英国,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世界上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产生后,一时所向披靡,曾被誉为“细菌的克星”;可如今却是“廉颇老矣”,对细菌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B.虽然MRSA的毒性并不比普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强,但对它的治疗显得更为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