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90字。
课例研究:《召公谏厉王弭谤》公开课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三、教学难点 :
1、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2、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语:唐太宗李世民在教导太子李治时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国之君,只有顺应民心,才能使国家太平。而历史上的唐太宗、《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赵太后,都是一代明君,都能善于接受百姓的建议,创造了历史上的辉煌。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厉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百姓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解题:
提问学生题目是什么意思?
召公劝厉王不要阻止别人向他进谏。 
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五、扫除读音障碍:
召  shào          弭  mǐ          壅 yōng          箴  zhēn        
瞍  sǒu           矇méng          庶  shù          瞽  gǔ           
耆艾  qí  ài      悖  bèi        隰  xí         阜   fù         彘zhì
六、分析课文 
(一)、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段意。
在黑板板书:弭谤      谏弭谤       弭谤结果
(二)、请各别学生朗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1、国人为什么要谤王?因为王虐
2、老百姓公开批评王,王是怎么做的?
3、厉王“以杀止谤”的做法,使得国家处于一种怎样的情势之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4、翻译:“以告,则杀之。” 5、全班再次朗读第一段。
(三)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读到即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