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5360字。
垫江五中07年秋高2010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卷
重庆垫江五中  胡勇权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一)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橘子洲(jú)   漫江碧透(mǎ n)
B.百舸(gě)    怅寥廓(kuò)
C.挥斥方遒(qiú)  峥嵘(zē ng róng)
D.浪遏(è)     岁月稠(zhóu)
2.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分析不当的一句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的壮美景色。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的“透”字表现江水的透明度好,“争”字表现了人人争先恐后的竞争场面。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雄姿;“翔”字原来用来描写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而飞的姿态,这里用它来描写游鱼在水中的自如轻快,非常贴切。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的对象是大地,主的对象是世间的盛衰兴废,这显示了作者的博大的胸襟与恢宏的气度。
3.对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                    B.橘子/洲头
C.看/万山/红遍                 D.万类/霜天/竞/自由
4.下列诗句重读标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恰同学少年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下面对《沁园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牌,是词人填词所依据的曲调的名称。词牌的得名,大都有具体的来源,如《沁园春》。宋以前的词均为单调;宋以后分上下阕,且又派生出长调(90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本词属长调,114字。
B.《沁园春》上阕重在绘景。以“看”和“怅”作为构筑词前片的线索。“看”总领七句,刻画出一幅立体的、辽阔无垠的、色彩绚烂的江南秋景;秋景虽然活泼、充满生机,而诗人的心情却是惆怅的——山河越是壮美,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呼唤革命的到来。
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作为构筑词后片的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极写豪迈之情。使下阕中的人物举动与上阕的意象相呼应,凸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
D.诗人善于以色彩的搭配来刻画景物的盎然生机——词中集中写了红、绿、碧三色;且以“万”“层”“漫”显示物象的广度,以“遍”“尽”“透”显示物象的深度,这样调动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所进行的描写,催生出读者全方位的美感享受。
(二)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  )(  )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  )(  ),像闪电般,霎时(  )(  )荷塘的那边去了。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丝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