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540字。
张掖实验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 一 年级 语文 月考试卷
出卷人:陈世海
第Ⅰ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蜿蜒(wǎn) 戳子(chuō) 魅力(mèi) 分外(fēn)
B.遏止(è) 炫耀(xuàn) 隽永(juàn) 恪守(kè)
C.蓊郁(wēng) 羞涩(sè) 嬉笑(xī) 乍得(zà)
D.峭岩(xiàn) 雾霭(ǎi) 戊戌(xū) 真挚(zh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百无聊赖 斑驳 入不敷出
B.眷恋 汗流浃背 寂寞 沧海一粟
C.翱翔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沉缅 幸灾乐祸 嬉戏 惊惶失措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倾圮(毁塌) 永垂不朽(流传下来) 义愤填膺(胸膛)
B.宁谧(宁静) 死有余辜(辜负) 不克自拔(能)
C.荒芜(草长得多而乱) 百折不挠(屈服) 不言而喻(明白)
D.步履(脚步) 无济于事(补益) 民不聊生(依靠)
4.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 )
①谁否认祖先的智慧,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 。
②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 她的诺言。
③另一些人曾 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但失败了。
④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 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A.冷落 兑现 试图 慰藉
B.奚落 兑现 企图 慰问
C.奚落 实现 试图 慰藉
D.冷落 实现 企图 慰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月28日下午,全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行人来往,带来许多不便。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D.电视剧是一种综合意识,需要剧作者、摄影师、导演、演员等通力合作,方可获得成功。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
B.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那种不可一世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C.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D.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7.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刚刚到家的王医生,连饭也没吃,就立即赶回医院参加诊断、治疗。
B.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飞机迅速下降,两千、一千五、一千……五百米,巍峨的山影从机身旁掠过。D.谁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出问题?
8.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词一般讲究内容的争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语言的口语化,多具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悼词属于演讲词。
B.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可分为三种,作者写的序称自序,如《〈宽容〉序言》;也有他人写的序,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还有一种叫代序,如《胡同文化》。
C.《一件小事》、《药》、《社戏》、《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收编在《呐喊》里。
D.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
9.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⑤顺风而呼 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⑦锲而不舍 ⑧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A.③⑧/①⑤⑥/②④⑦ B.③⑧/①/②④⑦/⑤⑥
C.③/①⑤⑧/②④⑦/⑥ D.③/⑤⑥/②④⑦⑧/①
10.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莫己若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王之蔽甚矣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以下句子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吾与点也
1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莫春者。
B.徐公来,孰视之。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直不百步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选择每小题3分),(共16分)
岳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 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臣安乐时耶?”却不受, 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