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20字。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
专题内涵解说: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这里有亲情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健全人格的基石。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感情,就不会有对理想的憧憬;没有高尚的感情,就不会有大写的人。[本专题,我们将会一起去体味几种经典的感情,也要学会理解珍惜所拥有的感情。]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
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2、体会文章感情,了解归有光通过记录平凡琐事和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品读真情,感悟亲情的能力。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感情,了解归有光通过记录平凡琐事和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讲读、小组讨论。
[学习内容与步骤]:
课前预习:
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自行疏通《项脊轩志》中的文句。
轩xuān 漉lù 葺qì 垣yuán 迨dài 爨cuàn 妪yù 妣bĭ
闺guī 扉fēi 呱gū 阖hé 笏hù 扃jiōng 牖yŏu 殆dài
2、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3、根据所给的归有光的简要生平年表,以归有光的年龄为序,编写一张“项脊轩”的纪事年表。
项脊轩纪事年表
先是(15岁之前)有诸父分家事、妪述先妣生前事。
束发(约15岁):修葺南阁子及之后读书轩中。
中有先大母探望、以脚步声辨人和轩四次遭火事。
18到19岁:写了《项脊轩志》的正文。
后五年(23岁)妻魏氏嫁入归家。
中有妻从归问古事,凭几学书事。有述诸小妹问阁子事。
后六年(28岁):妻亡,室坏不修。当年有种枇杷树事。
后二年(30岁左右):复葺南阁子。其后不常居。
其后若干年:亡妻所植枇杷树已亭亭如盖。(完成附记)
课外补充资料:
先妣①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②,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⑤。遇童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⑥,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