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370字。
中专语文教案第四册全集
衣芜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题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 叙述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a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