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20个字。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灌云县实验中学 张安杰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第六课
二、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是全文的一条主线。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本文教学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此文的写作目的,为突破重难点铺平道路;第二步,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弄清记叙和议论的区别;第三步.理解对比的作用;第四步,学习白求恩精神,注意问题的生层与解决。
本文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学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四、教学重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五、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 l课时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准备《纪念白求恩》视频、电视剧《怀念白求恩》主题曲。
学生准备:①解决生字词,积累课文中的成语;②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白求恩精神;③仿照2006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辞,为白求恩写一段颁奖辞。
八、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本文虽是议论文,却写得很有感情,朗读要贯穿始终。可分几种情况朗读,分析课文前找几个学生读全文;反复读重点语段,结束课文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归纳课文。
3.学生讨论如何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抗战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个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这个人是谁?(屏显1)
人生太美好了,真的很值得为它好好地活上一回,但是,也真的很值得为某一个目标去死一回。 ——诺尔曼·白求恩(屏显2)
(二)播放《纪念白求恩》视频。
要求:从视频短片中,你了解白求恩多少?(解决写作背景,了解白求恩,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三)整体感知
找四个学生轮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听读课文,圈画成语(积累成语、从部分成语如“以身殉职”中,初步感知白求恩精神)。
2.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屏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