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学问与智慧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3、品评优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主备人:李春英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问与智慧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量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在写作特色的感悟上,应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辩证分析,说理充分而透彻。并感受语言优美的同时,进行相关的语言积累训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吗?请同学们讲讲。赵括有没有学问?他为什么却大败呢?(学生答)大家说的便是学问和智慧的关系。这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看清笔画:
滋zī养 陶冶yě 远瞻zhān 纵zòng然
蕴涵hán 蕴yùn含 譬pì如 犀xī利
食古不化 融会贯通 探骊得珠 寸积铢累
物竞天择 字字珠玑 鞭辟入里 浮光掠影
推陈出新 相辅相成 一触即破 矻矻穷年
三、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明确结构: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2、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师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
四、研习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教师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完成第一部分的板书)。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教师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