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40字。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教学目的】 
1、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感受伟人豪迈的气魄。
2、 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3、理解词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2、理解词中修辞手法的的运用和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MP3播放器、DVD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二、作品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三、整体感悟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用小黑板出示)
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2、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用MP3播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四、综合探究: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归纳: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归纳: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
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