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230字。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教案全集
第一专题 珍爱生命
教学内容:
◎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 海伦·凯勒
◎ 精神支点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 欧·亨利
◎ 生灵的礼赞 呱……呱…… [俄] 屠格涅夫
鸟啼 [英] 劳伦斯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4、学习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5、能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呈现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上)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二、阅读引导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
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