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40字。
《尊重并善待汉字》单元教案1
课题:《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主备人:颜景银  时间:2007、3、29 编号: 
[单无(话题)透视]
单元地位
本单元总述汉字的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指出汉字规范化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标兵,文化的旗帜、尊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而强化民族意识,则是推进汉字规范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和闯出汉字规范化徘徊局面的突破口。同时阐明了汉字的优点、缺陷及造字的有关问题,告诉我们尊重汉字,善待汉字,继承和光大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
单元特点
本单元由四个文本和四个资料链接以及相关的“阅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组成,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并把握汉字的文化地位、特点、构成及运用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合理、正确地使用汉字,学会纠正错别字。
单元目标
1.了解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2.了解汉字的优点缺陷及构成,熟悉错别字的成因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3.进一步探究汉字底蕴,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学习重点
1.汉字的四种造字法—条形、指事、会意、形声。
2.错别字的五种成因。
3.纠正错别字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
1.在平时中积累,在生活中学习。
2.在读和写中识别外在实践中记忆。
3.注意分类总结,寻求新的方法。
[板块(课题)导练]
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
[目标导航]
1.了解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2.加强对汉字规范化的认识,提高规范用字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学思导引]
知能梳理
重点聚焦
汉字规范化,是指汉字的应用符合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而规定的各项标准。汉子应用的规范化,要求我们熟悉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199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要理清汉字的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几重关系:汉字规范化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标志;规范化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而强化民族意识,则是推进汉字规范化教育的最佳途径。
难点指津
《尊重并善待汉字》单元教案2
课    题:《典例探究》主备人:颜景银  时间:2007、3、29 编号: 
[单无(话题)透视]
单元地位
本单元总述汉字的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指出汉字规范化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标兵,文化的旗帜、尊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而强化民族意识,则是推进汉字规范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和闯出汉字规范化徘徊局面的突破口。同时阐明了汉字的优点、缺陷及造字的有关问题,告诉我们尊重汉字,善待汉字,继承和光大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
单元特点
本单元由四个文本和四个资料链接以及相关的“阅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组成,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并把握汉字的文化地位、特点、构成及运用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合理、正确地使用汉字,学会纠正错别字。
单元目标
1.了解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2.了解汉字的优点缺陷及构成,熟悉错别字的成因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3.进一步探究汉字底蕴,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学习重点
1.汉字的四种造字法—条形、指事、会意、形声。
2.错别字的五种成因。
3.纠正错别字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
1.在平时中积累,在生活中学习。
2.在读和写中识别外在实践中记忆。
3.注意分类总结,寻求新的方法。
典例探究
1.(2004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题词     题纲     题写      文不对题
    B. 连续     连载     连手      藕断丝连
    C.挤兑     兑奖     汇兑      兑换现金
    D.决断     决胜     决计      决无此意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该题是针对音同而字形不同的汉字设置正误的,题型与2003年全国卷相同。A项中“题纲”中的“题”应为“提”,本义是提住网的总绳,引申为内容的要点;B项中“连手”中的“连”应为“联”,联有联结、联合之意,而“连”则无此意;D项中“决无此意”中的“决”应为“绝”,“绝”是绝对的意思,而“决”则无此意。
2.(2003年全国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