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30个字。
2008年中考材料作文指导及训练
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永红
一、课前热身
1.(2006年湖北仙桃)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日,一位热爱中文的朋友忽然提出一个新颖有趣而又新鲜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了”这个字,是方块字里最具震撼力的。我笑问缘由,他一丝不苟地说:“它是中文里的过去式——它一出现,事情往往便过去了,追悔、追叹、追泣,全都没用。” 
细细一想,果然。莞尔之余,深受启发。“了”,它一现身,天大的事,都成了过眼烟云,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它一出现,就代表了大局已定,大势已去,纵有拔山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了”,它是“文字的警钟”,教人学会珍惜之道……
2.(2007年山东威海)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途中小羊突然想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两林本稀硫的小草连根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那既是留给后来者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二、考点解析
材料作文,是由命题者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以此为条件,根据试题上指导性文字规定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
近两年,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等特点,倍受中考的青睐,大有取代“话题”作文的势头。
1.材料作文的新特点
①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材料作文已今非昔比,不再单纯是要求按照“引—议—联—结”模式写材料作文了。现在的材料作文经过了改良,通过材料,寄托和蕴含写作话题,同时明确指出“文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打破了审题的惟一性,立意的限制性和表达的单一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还学生以适度的写作自由。
②材料作文读写并存,一题多查,能够真实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同时由于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也就直接避免了话题作文出现的猜题押题的弊端。
2.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材料,即所给的一段文字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即所给的文字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话语”中。
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读懂材料的要求如下:
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 要概括其中心, 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 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读清要求, 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