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抓住小说特点,教学目标明确,思路也清晰。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Ⅰ、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和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和重难点字词,丰富文学词汇,充实词语仓库,提高文学用语的使用能力。
2、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3、通过对本单元出现的一篇意识流小说《春之声》的阅读,简单了解所谓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不同。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小说所描绘的生活画面的了解,捕捉特定时代的生活和情感的历史发展,培养对小说主题体验的能力。
2、认真把握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刻画,以及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
3、通过对小说语言,特别是个性化人物语言的欣赏,培养写作中塑造人物的能力。
4、通过本单元的阅读欣赏,提高欣赏短篇小说的能力,尝试动手进行微型小说的创作。
情感目标
1、认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培养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情。
2、以新的眼光认识辛亥革命战士夏瑜,加深对玛蒂尔德的认识。
3、感悟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的美学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Ⅱ、单元教学设想
1、教学思路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基本形式之一。对高一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也是他们课外阅读的首选文体。他们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还没能真正达到分析和鉴赏的水平。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上,让学生学会“熟读”并“精思”,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格修养。
本单元的阅读篇目共有6篇小说,其中包括2篇微型小说。我们大致分为两部分进行单元教学:第一部分是小说鉴赏部分,第二部分是微型小说写作部分。
小说鉴赏部分:(共8课时)
a、教师作指导和启发,通过人物、情节、环境,师生共同鉴赏分析《药》、《项链》和《荷花淀》三篇经典篇目。(7课时)
b、学生自行阅读《春之声》,自己尝试归纳"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分组讨论。教师推荐阅读王蒙的中篇小说《蝴蝶》或法国作家马塞尔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并总结。(1课时)
小说写作部分:(共4课时)
a、学生分组自学《等待散场》和《差别》两篇微型小说,理解其内在情感和指导意义,结合“点击链接”的《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基本掌握微型小说的写作方法。
b、每位学生各自写一篇微型小说。
2、课时安排:12课时
3、拓展阅读: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潮汕文学读本》第二册中的小说。
Ⅲ、单元教学过程
一、单元学习准备(导入)
1、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并结合《中学第二教材》,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