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7140个字。
泰州实验学校初三语文月度质量检测试卷
2007.11
第一部 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拾级而上(shè)吝啬(lìng)寒噤(jīn)虔诚(qián)
B.木讷(nà)拮据(jū)窈窕(yaǒ)殷红(yīn)
C.栈桥(zhàn)憋气(bì)温馨(xīn)贮藏(zhù)
D.恣睢(suī)惬意(qiè)地壳(qiào)攒聚(cuá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潘安荣译),有改动。
B.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
D.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B.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C.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D.我们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5.下面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以数谏故(多次) 诣太守(晋谒) 从流飘荡(随着)
B.以啮人(如果) 望之蔚然而深秀(西南诸峰)争奔走焉(捕蛇不纳税这件事)
C.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死者相藉(压) 春和景明(景色)
D.去国怀乡(国家) 固以怪之矣(本来)互相轩邈(高远)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____________。“呆”“迂”“腐”“学究”都是______________,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总之,书生的被嘲笑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著上;过分的执著书,__________。
①嘲讽的都是书生 ②都是嘲讽书生的
③知古不知今,知书不知人 ④知书不知人,知古不知今
⑤书就成了话柄了 ⑥书生就成了话柄了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根据要求答题:
7.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订正在下面的方框中:(4分)
柔蔓 潮汛 不计其数 一愁莫展
竣工 阔绰 融汇贯通 铤而走险
瑰宝 鄙夷 欢呼鹊跃 神色张皇
错别字
订正
8.根据提示默写:(9分)
(1)祸兮福之所倚, 。
(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 。
(3)到此已无尘半点, 。
(4) ,恒兀兀以穷年。
(5)衣带渐宽终不悔, 。
(6)浮光跃金, 。
(7)《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