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致女儿的信》赛教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共12张,设计着眼课改,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致女儿的信》公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07年 10 月 26日    班级:九(2)班
   地点:陕硬子校多功能厅        授课人:刘艳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几个重要生字词。
2、熟悉童话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爱情的美好,正确认识爱情。 
    2.正确处理青春期异性交往。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熟悉童话故事的情节,体会其内涵。   
难点 :体会爱情的美好,正确认识爱情。
教学突破 :设置情境,合理想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萌动。 
教师准备 1、收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事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另外两封信,对他的观点有全面了解。
学生准备 1、借工具书疏通生字词
2、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可让学生预习时自己把握研读,老师重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感情,学生并没有爱情体验,老师可利用多媒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爱情,体会作者的爱情观。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苏霍姆林斯基的温情语言和童话故事的精髓,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情是需要时间和困境去验证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1、由古筝曲《梁祝·化蝶》导入:
同学们正在欣赏的是什么曲子?(生答:梁祝)对,准确的说应是梁祝之化蝶,梁祝化蝶双双飞,生死相随永不悔!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历经千年毫不褪色,可见爱情的魅力。同学们正处花季,对爱情有没有产生过疑问?(生:有)那你们有没有和长辈探讨过?(多数学生:没有)为什么?(生:不好意思、不敢……)那好,今天同学们有机会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探讨这个严肃而深奥的话题。
2、简介作者。
    (接上)因为有一位十四岁的女儿大胆地向他的父亲提出疑问:什么是爱情?他的父亲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回答了她。这位伟大的父亲是谁呢?(生答:苏霍姆林斯基)对,就是他!(大屏幕打出作者头像及简介)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而且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教育家,同学们有机会学习他教育女儿的书信,是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生:是的)那就让我们带着崇敬而愉快的心情走近今天的课文:《致女儿的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