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90字.
渭南市下吉中学“满仓系列讲义”●高考一轮复习
考点九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一、考点说明
“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这是语文《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的表述,其实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达的最起码要求。设置这个考点的目的,在于检测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简明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即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无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的上下衔接要通顺、流畅,不能前后矛盾;得体是指语言表达要符合语言环境,即符合目的、对象、场合、条件、语体等。
二、命题规律与预测
从1990年开始,这个考点每年必考。
从题型来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出现在二卷,多考查“简明”和“得体”,分值一般4到6分;客观题为辅,主要出现在一卷,多考查“连贯”,分值一般为3分。高考不断探索改革,这个考点的题型也在不断变化,突出“新”,突出“实用”。
从考点联系来看,与“语病的辨析与修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考点紧密关联。
从出现频率来看,考查简明、得体的题目出现较少,但仍然出现;而连贯题年年都有,它已经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比较稳定的题型,位于一卷,分值一般为3分。因此,复习备考时,应向“连贯”倾斜,并兼顾“得体”和“简明”。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断定,2008年语文高考大概出不了这样的题型和布局规律。
三、复习原则与方法
(一)复习原则
1、注意与语言表达测试的其他考点紧密结合;
2、注意与思维紧密结合,与写作、表达紧密结合;
3、注意与阅读紧密结合。
(二)复习方法与例题举隅
1、简明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是指语言运用要简洁洗练,不罗嗦重复; “明”反映了表达效果上的要求,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使表达的意思明确,没有歧义,不晦涩难懂,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做到简明,主要遵循以下三个规则:
①一句话里不能有意义相同的词语出现;一段话中也不能有意义相同的语句出现;前文出现过的词句,后文再次出现时,能用代词(指示代词或其它代词)指代,就用代词指代。遵循这一规则,就要避免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重复罗嗦现象。
②消除表达中出现的歧义。遵循这一规则,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