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6200个字。
山东省济宁市大唐中学2007年初三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5分)
题号一二三 四卷面分总分
分数
提示:本试卷有1—5分的卷面分。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1. 这是《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指南》初稿上的一段文字,做为最终审稿人,你发现其中的一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和两个错误注音,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人们有时把字读错,往往是由字型相似造成的。如“悼念”中的“悼”字应该读dào,“提防”中的“提”应该读dī,“拈轻怕重”中的“拈”字,应该读zhān,“家畜”中的“畜”字,应该读xù。而有的人,却会因为与其相似的字混崤而读成其他字音。因此,要想做到不读错字音,对于形似字的复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结合意义以及语境来把握读音。
错字:( )应该写成( );( )应该写成( )。
错误注音:( )应该是( );( )应该是( )。
2. 根据你对文段意义的理解以及语言积累,给下面文段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俗语或者谚语:(2分)
俗话说:(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可能取应有的成绩,否则,就可能一事无成,至少是难以取得大的成就。因此合作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
3.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适当的名句:(3分)
名句就是杜甫说的“佳句”、“秀句”或“清词丽句”。这些句子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的句子:( )①,以小见大,折射出了在封建社会人才屡遭压抑的普遍现实;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如“诗仙”李白《宣城谢 楼饯校书叔云》一诗中的( )②,将作者无以排遣的愁苦与愤懑表达得淋漓尽致;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婵院》中的第二联( )③,将环境的幽深与静谧,心境的平静与闲适,描摹得惟妙惟肖。这些句子,都想象新颖,出语隽秀,因而传诵不衰,流播久远。
①----------------------------------------------------------------
②----------------------------------------------------------------
③----------------------------------------------------------------
4.下面是著名散文作家史铁生先生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读完后,请按照后面的要求答题:(3分)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①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 )②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对于这两个空格处,究竟该分别用哪一个词语,史先生前前后后,写了以下十个词语供自己选择——倏然,轰然,突然,猛然,悄然,蓦然,默然,忽然,哄然,寂然。斟酌再三,反复思量。你认为史先生最后选取的分别应该是哪一个词语?
①处是( );②处是( )。
5.“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则广告用语,曾经获得最佳广告用语大奖。认真品味这则广告用语,完成下面的问题:
如果你是当时大奖赛的评委,请你给这则广告用语写一段获奖理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