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5970字。
大田五中2007年8月高二语文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课本文段阅读(10分)
(一)《庄子·逍遥游》片段(5分)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篙之间,此亦飞之至。而彼且奚适也?”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2分)
①抟扶摇羊角而上 羊角( )
②绝云气,负青天 绝( )
③而彼且奚适也 且( )
④翼若垂天之云 若( )
2、鲲、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等。本文段运用什么手法塑造鲲、鹏的形象?简要说明鲲、鹏的形象所蕴涵的象征意义。(3分)
(二)《边城》片段(5分)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翻过了小山岨,望得见对溪家中火光时,那一方面也看见了翠翠方面的火把,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翠翠上了船,二老派来的人,打着火把走了,祖父牵着船问:“翠翠,你怎么不答应我,生我的气了吗?”
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3、划横线的句子,写出了翠翠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4、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埋怨( ) 小山岨( )
二、文化名著阅读(10分)
(一)《庄子·逍遥游》片段(5分)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①。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②乎?卑身而伏,似侯敖者③;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④。今夫犛牛⑤,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惶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①樗(chū):俗称臭椿,木质的粗劣的大树,其高可达二十多米。②狸狌:(lí shēnɡ),狸:野猫。狌:黄鼠狼。③敖:通“遨”,遨游。④罔罟:罔,网。罟(ɡǔ),网的总名。⑤犛牛,牦牛。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2分)
6、庄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论语·学而》片段(5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8、用自己的话概述曾子的主要观点。(2分)
三、古典诗词阅读(5分)
滕王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