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人教版必修5
2007-200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新课程校际联考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晋江市磁灶中学,蔡金星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一分,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渔舟(5)唱晚,______ _____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5分)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 “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jué,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憎恶( ) 深恶痛jué( )
﹙2﹚《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下列选项中,和这句话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你这孬种﹗ B.你这好小子﹗
C.你不是个好东西﹗ D.你够好吗?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分)
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馀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