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0字。
《双桅船》教学设计
cbcxbl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了解朦胧诗。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象,探究诗义,体会抒情主人公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让学生感受朦胧诗魅力,感受女诗人的细腻情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晚唐李商隐《无题》的朦胧诗意引出朦胧诗和舒婷的《双桅船》:
“相见时难别也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什么情感呢?相思?离愁?追求的执著?牵挂?这种种情感都有,诗意朦胧,已经具有朦胧诗的特点。但朦胧诗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提出来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所以称为朦胧诗是因为它的委婉隐讳,它往往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诗意朦胧,不容易弄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朦胧诗——来自于舒婷的双桅船。
(板书:朦胧诗特点)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认识舒婷。学生介绍,教师概括。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
    提问:1、诗中的“我”、“你”分别指什么?
         2、船和岸是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能否把你的想象描述一下?
鉴赏分析
(学生朗读)
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内容。
提问:我们的想象往往是把船和岸作为主要表现对象,那么诗中有没有具体描绘船和岸的特点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