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把握三“美”
433304 湖北监利新兴中学 陈振林
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一文,因为是小说节选,又是自读课文,于是不少教师教学时认为让学生看看就行。笔者认为,教学《杨修之死》一文要把握三“美”。
一、抓住结构美。“杨修之死”是一个故事,可这个故事又由七个小故事组成,这七个小故事的组成大致按时间顺序,却又打破了死板的安排,采用了先果后因进行补叙的方法,此可谓“冰糖葫芦式”结构,却又在这“冰糖葫芦”中放进了一个“大大的苹果”。这种结构,看似不美,实则平淡中蕴美,学生发现后却是欣喜不已。
二、突出故事美。教《杨修之死》的一堂课可以说是一堂故事课,关键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灵活把握好这多个小故事的串联、讲解。可以放手让学生来讲这几个故事,不必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依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还可以适当发挥想象补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