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0个字。
《答谢中书书》助读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导读提示]
其文由总起而分述,由静景而动景,由写景而抒情,不到一百字,把个江南山水之 美描画的淋漓尽致。
[作者素描]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所作诗文在山川景物的描绘上有一定的成就。传今有《陶隐居集》。
[字词注解]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相互辉映。四时:四季。歇:停,散开。颓:落下。沉鳞:即水中的鱼。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欲界:佛家语,意即人世间。康乐:即刘宋时期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他喜欢游山玩水。与:参与,即登高之意。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大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读书笔记]
●摘抄语句
1、 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2、 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