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胡仁真
有效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无数教师踏雪寻梅、孜孜以求的境界。怎么优化?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进行了优化?又是否能够体现科学的内涵?对于我来说,这种追问始终没有停止
我一直在思考并贯彻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让科学管理、有计划实施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学进程中,教师与学习者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在网络式的学习群体中,进行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合作功能。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师的角色,既是一个满腔激情的语文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整个过程的训练有素的监控者,充满人性的严谨科学的管理者。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把握意象、理解诗歌内涵的言语技能。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对大自然的赞颂为内容构成了一个诗歌学习系列,编者在文后有一则《怎样读诗》的知识介绍,我们认为应该将之作为学习知识与能力训练的线索。这篇知识短文明确了诗歌欣赏的基本思路:从诗的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从虚写中找出深层的意蕴;注意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学习诗歌语言的精粹。我先讲授了这个知识点,“授之以渔”,再通过有序的科学高效而规范化的言语活动技能训练,落实捕“鱼”的工具与方法,并将之贯穿到整个单元,使诗歌单元教学成为逐步递升的诗歌鉴赏系列。
下面是《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吟诵“明月几时有”,我们“最喜小儿无赖”,我们也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歌,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修养必需的元素。热爱诗歌,使得我们丰富了感情,开阔了视野,深刻了思想,也让我们的表达变得生动形象。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学过的两句诗歌:忽如一夜春风来……
众生: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啊,春天到了,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梨花开了,多么洁白无瑕而又芬芳可爱的梨花啊!
生1:不对,是雪花飞扬!
师:那为什么不直说北风吹,雪花飞?这不是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吗?
生1:老师您错了。春风、梨花,谁不喜爱?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美丽的梨花,雪花洁白如梨花,清香也如梨花。雪花飘了一夜,诗人睡了一觉,早晨醒来,千万棵树上都是雪花,诗人觉得用玉树琼枝来形容都还不够,所以充分发挥想象,说千树万树的梨花在一刹那间都开了,连本来无味的雪花都充溢着香味,真香啊!(生做深呼吸状)喜欢得不得了呢!(全班同学轻轻笑起来,热烈鼓掌)
师:啊,你真厉害,听你一说,我仿佛就站在辽阔的北国,欢喜地欣赏着美丽的雪景,大诗人岑参一定要引你为知己了。(同学们笑)同学们,只羡慕别人成为诗人的知己是不行的,孟浩然说过“端居耻圣明”,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找到自己理解诗歌的方向和角度,就像航行得有小舟和船桨,才能渡过文字的海洋,理解诗歌,欣赏诗歌,成为诗人的知音。
生2:要抓住诗人描绘的景色,春风啊,梨花呀。
生3:要充分发挥想象。
生4:要分析诗歌中运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