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 “品味诗的意境”研究性学习课件,附带教案。
研究性课教案
品味诗的意境
gdxnyzhyts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
①先理解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
②重点把握古诗中的“意境”。
③结合“意境”说,具体鉴赏一些代表性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意境”的含义,具体把握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古诗的途径、方法:1.首先理解诗意;2.结合方法,特别是“意境”说,深层次欣赏。
教学步骤:1.导语。        2.师生探究什么是“意境”。
3.结合具体诗歌师生探究、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浩如烟海,要读懂一首诗,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鉴赏的角度很多,有技巧、语言、情感、议论、意境、风格等等。这一节课探究重点放在“诗的意境”。
二、探究诗的“意境”
1.师生互动:什么叫诗的意境?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是人的思想情感;“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助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㈠情境交融,虚实相生
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虚”,客观的物象为“实”,物象依靠感情获得生命,感情借物象得以表现。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把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交融在一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⑴触景生情,因物缘情
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然而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是创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