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4张,本课件介绍作文中假设性语段的特点、作用、类型,有相应例文及点评,课上通过语段训练进行巩固,使学生易于掌握,效果不错。同时附教案一份,约6100字。假设性语段在作文中的使用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刘伟
教学目的:
1、继续训练作文系列之“排比句在作文中的使用”,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等级分。
2、理解掌握“假设性排比句”在作文中运用的好处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性排比句”在作文中运用的好处与方法。
教学方法:
鉴赏 分析 训练
教学时量: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假设性语段的特点与作用
(1)假设句包含的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把条件称为A,结果称为B,其表达式就为:如果没有A,那么就不可能有B。
(2)假设句与例证句在内容上截然相反,如果事例是正面的,假设句则应从反面下笔;事例是反面的,假设句则应从正面下笔。事例与假设句可正反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3)从句式上看,假设的内容常用排比句、反问句表达,不但能增强文章的说理力度,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总而言之,闪着理性的光芒的假设句如运用得当,既可增强文章的说理性、可信性,又可增强文章的语势文采,从而提高作文的得分。
二、假设性语段的类型
假设性语段有如下方式:
1、正反式假设
例: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了扁鹋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盲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精兵简政,又何以能变成贵州的“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综上所论,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分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