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8张。附带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教学目的: 
1、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2、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步骤: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 
“时、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当时、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3、惠等哭,舆归营。(用车子)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童子隅坐而执烛。(在墙角)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从水路、从陆路)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3、孔子东游。(向东) 
二、名词用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