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10字。《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
3.使学生在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比较阅读杜牧的赤壁诗之后了解、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学生特点,广泛查阅资料,做好网络课件。
学生:1、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2、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熟悉其生平情况。了解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
课堂教学:
一、泛读,了解背景:
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什,由此形成了中国诗词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怀古诗词。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以此来感悟东坡居士豪放的词风。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
(网页背景:一本古籍书,背景音乐: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
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网页上相关页面展示)
二、朗读,感受意象
听名家朗诵,配以滚滚长江的视频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诗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
正音,集体朗读。
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提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基调:豪迈、奔放。
三、研读,探究情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诵读全词。然后自由讨论如下问题:
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感?
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提示:虽然三国时期是英雄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