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50字。
一、 社戏
鲁迅
(教案设计:周秀茹)
教学目标:
知 识:
1、了解景物描写对人物心情的烘托作用。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小说三要素及故事情节的详略得当。
能 力:
1、品味形象生动语言,解读重点句子的神韵。(十—十三小结)
2、通过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来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3、人物形象分析
情 感:感受作者对儿时岁月的诚挚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2、了解景物描写对人物心情的烘托作用。
教学难点:
课文结尾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
作者鲁迅的相关材料。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文本(情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策略说明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多是美好快乐的,成长的足迹总是那么让人回味。我们学习过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会到朝花夕拾的童年快乐,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小说《社戏》,和他一起追忆故乡童年的小伙伴和那难忘的岁月。(板书-----社戏)学生聆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二、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学生预习资料交流
拓宽文学知识面,积累名家名著
三、
关于课文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里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带着疑问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