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50字。
本周教学内容:
    《游褒禅山记》
二. 学习目标:
1. 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 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学习要点]
一. 作者简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 文章结构:
《游褒禅山记》全文可分为五个段落:
第一段先概括介绍褒禅山,然后写发现仆碑,又从碑上残文看出此山原名“花山”。
第二段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
第三段写游山的心得体会。先充分肯定古人的“求思”精神,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精辟地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与必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三方面的内在联系。
第四段就仆碑足以证讹一事,指出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应该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的姓名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三. 主题思想:
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四. 文言知识:
(一)“其”的用法:
“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1.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1)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A. 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其”代华山的。
B.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被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其”代仆碑的。
C. 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其”代华山的。
D.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代后洞的。
(2)用为主语或宾语: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
B.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
C.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