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8张。本课件抓住小说的特点,层次非常清楚,由浅到难,逐步深入。非常符合自读课文的特点。教案约1320字。
《台阶》教学设计
平安中学 李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说话训练,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性阅读——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激情导入。(多媒体课件:以“父亲”的flash作为开篇)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见幻灯片。
2、检查预习情况。(幻灯片展示)
3、学生整体把握,概述故事情节。
提示: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
他终年辛苦,慢慢积累,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提示:(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3)新屋造好了,父亲却有了什么变化?
(说明:整体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迅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整体性阅读,还会对文中的人物——父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突破性阅读——凝望台阶,探究父亲
1、再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的形象。
父亲为了台阶,做了很多努力,付出了许多。他都付出了些什么呢?
说话训练: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_______。
2、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父亲的形象。(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并讨论)
从课文_______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的人。
父亲: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