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40个字。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大全
柯常武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太宗罢朝①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②杀此田舍汉③!”文德后④问:“谁触忤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⑥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⑦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⑧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隋唐嘉话》)
[注释]①罢朝:停止了早朝 ②会:必然,一定 ③田舍汉:庄稼汉 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 ⑤ 忤:触犯 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 ⑦具:穿戴好 ⑧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 ②皇后何为若是 ___________
③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 ④时时而间进 ___________
2.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欣赏谁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作者、作品:选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二、文体:议论文
三、知识点
1.生字注音 箪( ) 蹴( )羹( ) 死亦我所恶( )
2.重点词解释
1、本心: 2、患: 3、辟:
4、箪: 5、蹴: 6、得:
7、乡: 8、何加: 9、恶:
10、辩: 。 11、义: 。 12、勿丧: 。丧:
13、万钟: 14、贤者: 。
15、苟得: 。
3.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阅读理解:
⒈本文主题:论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舍生取义。
⒉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