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40字。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之知识归纳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字音:郢[ying] 犀兕[xi si] 鼋鼍[yuan tuo] 鲋[fu]鱼 文梓[zi]
楩[pian]楠 长[zhang]木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答案
起于鲁                                     出发,动身
再拜                                       拜了两次
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请写出读音、本字及意义
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抗拒。
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四、一词多义
长: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      高大     
宋无长木熙凤            多余的                  
见: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子墨子见王          拜见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之械:    介词,替,给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动词,制造   
此为何若人:           动词,表判断,是
请: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           
吾请无攻宋矣:        表谦敬,无义
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这样     
然臣之弟子:   可是
五、古今异义
所以:古: 用来……的方法;  今:表结果的因果连词
六、词类活用

 
犀兕麋鹿满之:                形作动,布满,充满       
公输盘之攻械尽                 形作动,用尽     
子墨子守圉有余            动作名,守御的器械和方法

 
七、文言句式
宋何罪之有?  是“宋有何罪”的倒装 

 
八、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九、阅读并回答问题
(一)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解释下面加的词语。①吾义固不杀人(      )②不可谓仁(     )
③不可谓智(            ) ④知而不争(       )
4.翻译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公输》1.A 2.B 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称为 ④劝阻、劝谏 4.①宋国有什么罪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 5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