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0字。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落日很美,甚至可以用”色彩绚丽,变化多端”来形容,其实这是我们对落日的幻觉.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多媒体展示)  ——落日是扁的! 
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积累字词.然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逻辑顺序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    第2段主要运用  描写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    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这些描写,像日落时太阳变大、颜色深红但没有热度、有时会出现晚霞等,我们不少人都有体会,而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