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0字。
初三语文导学案设计
课题《雨之歌》年级:初三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郭芹
使用时间: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感悟雨的形象.
2.理解诗歌主题.
一、预习导学:
1、古诗词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请同学们搜集写雨的诗词句。
2、了解作者,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3、你掌握了哪些新字、新词?写在下面:(音、形、义、造句)
4、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雨 
5、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描写雨的语句,加以赏析。
(提示:赏析的角度,①、抓关键词进行赏析。②、从修辞的角度。③、诗的情感。)
二、课堂展示:
1、展示搜集的写雨的诗词句。
2、展示搜集的作者的相关资料,字词。(讲解字音字形,重点词语解释造句并示范。)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雨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赏析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清理由并能有感情朗读。
(提示:赏析的角度,①、抓关键词进行赏析。②、从修辞的角度。③、诗的情感。)
(先在小组内进行第一层面的展示,然后小组代表代表本组汇报组内意见,进行第二层面展示。)
三、合作探究:
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仿写句式:
你也来试一试,展开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仿写句式: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五、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性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无不展现着自己的情感。结合此文的学习,请选择一种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其情感。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以“_____之歌”为题,写一篇短小的散文诗。
教(学)后记:
《雨之歌》教学反思
高青县常家中学   郭 芹
《雨之歌》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2课。在《雨之歌》这首散文诗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在以《雨之歌》为代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