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50字。
《胡同文化》说课教案
胡 敏 林
一、 教学内容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属于自读课文。第四单元是一个“序言”单元。《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作者从建筑学的胡同、胡同文化和胡同的衰落三个层次,写出了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衰败与没落,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
二、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 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1、 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认知目标);
2、 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体味本文语言特色。(能力目标);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它。(情感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
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 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
2、 难点: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
五、 教法学法:
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这种学习方式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预习,自主探究,可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文学常识,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
六、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曲,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和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片断
七、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课前请同学们听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然后我就问学生:这首歌有什么特征?学生七嘴八舌后我就抓住“大碗茶体现了北京人的生活特点”这一点,让学生找出歌词中还有哪些内容也能体现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学生会说出“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总结,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体现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体现了一种北京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书。
2、 明确目标〔略〕
3、 简介作者
由学生自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