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30个字。
2006—2007上半年校内“一赛五评”活动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Mdjtracy1977
(展示多媒体图片1)
一、诗意的月亮(一切景语皆情语)
(展示多媒体图片2-5)
重温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古人对“月”是情有独钟,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的词人,都喜欢借月抒情。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咏月诗?
(展示多媒体图片6)
<学生回答咏月诗>
无论诗人抒发地是何种情感,我们似乎都可以从对那轮皎洁的明月的描写中体悟到,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
(展示多媒体图片7)
古人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李白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擅长借月抒情,无论是他的诗、词,还是文,其笔下的月都以丰富的意蕴,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空间和生命哲理。
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请看这张图片。
(展示多媒体图片8)
三、解读苏轼
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这个人就是苏轼。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苏轼,解读苏轼。
(展示多媒体图片9)
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生答
师补充:
(展示多媒体图片10)
无论诗词文,苏轼均可以说是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其诗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其散文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与韩、柳、欧并列。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略微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因“乌台诗案”而罹患牢狱之灾,出狱后被贬黄州。黄州是长江中游一个环境险要的地方,我国不少英雄人物曾经在这里展开军事上政治上的斗争。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英雄人物的激发之下,他写出一些著名的散文和词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间有一篇仅85字的散文小品可以算是他这一时期心境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就是《记承天寺夜游》
(展示多媒体图片11)
[板书1]题目
四、进入课文
1.听读课文     (滑出多媒体图片12,展示多媒体图片13――17)。
2.练读课文     (展示多媒体图片18一)提出练读要求。
3.练读展示   (展示多媒体图片18二)
生读,师指导。共需找四、五个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
师:划分朗读停顿,首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不能把句子读破;领起一句话的字词后面习惯上要有一个停顿。
4.齐声朗读课文 
5.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未读百遍,我们对文章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下面给两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一会儿我找同学说说文中都说了些什么?
生活动2分钟
师:在整体感知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翻译情况。
(展示多媒体图片19)
师:图片中红色的字都是古文中常用或本文中重要的字词,明白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
生流轮回答
7.合作探究 (展示多媒体图片20) 学生讨论
师:在疏通了文意,扫除了字词障碍之后,我们借助以下三个问题来加深对文章情感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
⑴作者为什么会在初冬的夜晚走出户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