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80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塘沽六中   常蕴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视频,听着优美的乐曲,问一问词作者是谁?让学生介绍苏轼。
教师补充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设计说明:播放“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视频,营造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月光朦胧,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月光。让学生介绍苏轼,学生了解苏轼的成就,但不了解他一生的坎坷,教师补充,让学生带着一探其究的好奇去学习本文。
二、读准课文,
1、教师范读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2、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朗读挑战赛 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模仿,男女生进行挑战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设计说明: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本课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三、读懂课文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2、分组竞赛,限时五分钟,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记得字词又多又准。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           月色入户:(门)
(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           怀民亦未寝:(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