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20字。
浅谈音乐描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阳山县南阳中学  成有威
音乐,其实并不神秘,我们的祖先就是靠“嘿嘿唷唷”的劳动号子增添劳作力量的;今天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音乐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劳动等关系越来越密切,影响越来越大。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对音乐知识的描述或说明,由于这些“音乐”要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得高中语文的有些重点篇目主题思想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环境场面描写更加感人,结构布局更加精巧,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在大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目标教学的今天,如何结合高中学生实际,深入发掘教材中潜藏的这些艺术要素和技能技巧,从而把系统而科学的知识有效地传给学生,融合学科之间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实实在在地摆在广大语文教师的面前,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那么,怎样将音乐描述与语文进行整合利用呢?
一、利用音乐描述,突出文章主旨。
音乐是运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富有特征的声音形象和想象,从而感染、影响听众,达到传情达意,教育鼓舞、锐意逸情等目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的通过说书艺人绝妙的演唱去表现纯粹的娱乐主题: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有的通过歌女精湛的弹奏去反映人生的失意和仕途的坎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有的通过木叶的吹奏勾起对美好事物的回忆: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有的通过劳动的欢乐去歌颂社会生活的美好如:《天山景物记》;还有的通过浅斟低吟去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如苏东坡的《赤壁赋》等等。音乐的这些“现实生活的反映”,不同程度地给人们带来了喜怒哀乐的共鸣。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主张把这些知识向学生作准确而简明的交代,从而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题意。
二、利用音乐描述,展示人物形象。
现实作为音乐的反映对象,一般不是直接地被再现,而是通过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心理折射,化作某种情感体验,借助音乐而得到间接表现的,所以音乐不能像绘画、雕塑那样表现出具体的视觉形象,也不能像文学那样,通过文字的描绘生活图景。因此,真正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家,那的确不是一般人物所能企及的。譬如琴棋书画,古时并非仅属四大雅兴,其实它还是品评一个人物才艺品质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志。孔子师于苌弘、师襄,学习弹琴唱歌的事(韩愈〈师说〉),使得他博学多才、超群,成为“圣人”;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说明她聪敏过人;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空篌,十六诵诗书”,说明她知书达理,贤惠善良;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对其大加赞赏;科学家张衡、门客出身的蔺相如等著名人物,或是对音乐的了解掌握,或是借音乐以作斗争武器,都给人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这又使人联想到达尔文的经历:他在学生时代就对诗歌、绘画、音乐很入迷,这使其在科学研究时思想很活跃;而晚年由于工作繁忙,失去了寻诗歌、绘画、音乐的兴趣,于是,“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中和原料中剔取出一些规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音乐等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使情感、意志、兴趣得到培养,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全面开发。
三、利用音乐描述,理清文章结构。
音乐是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观众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同时,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的快慢缓急,又使得艺术的声音有时铿锵热烈,如水阻石,浪遏飞舟;有时悲怆委婉,如风啸峡谷、百折迂回;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