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画面精美,媒介丰富,既有配乐画面,又有链接主问题,特别是原生态的现实画面极为丰富典型,操作简易,使用效果极佳。
教案约4870字。
触摸精灵    品味忧喜    共建和谐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永红

李永红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重庆市巴川中学教科处    邮编:402560   
电子信箱:cqlyh67@yahoo.com.cn    

设计背景
《都市精灵》是舒乙写的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的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为类似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语言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善待动物,保护环境?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都能理解。因此,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从文本提供的详实丰富的材料中,去揣摩作者鲜明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平常中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另外,要借助有关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懂得尊重动物,保护动物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本课教学设计是我参加11月23—26日在云南玉溪举办,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杏星杯”全国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决赛现场授课所撰写的。
设计理念
知识建构在多重对话中生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本课设计构建了多重对话,有学生通过朗读和文本的对话,通过文本和作者的对话,通过体验反思与生活的对话,还有教师与文本,与生活,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在层递问题中推进    设置总领全局的主问题,是充分实现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设置的几个层递问题的逐层推进而实现。在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生活中解决问题。
学习资源在引入生活中拓展    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挖掘现实生活的材料,让学生在反思生活中再建关爱生命、珍爱动物、优化城市生活质量的意识和情感,深入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设计思路
中间切入,紧扣文本,以“理解含义——解读贡献——品味忧喜——反思原因——共建和谐”的逻辑顺序展开教学,按照“触摸精灵——品味忧喜——走进生活”设计教学板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都市精灵”的含义及作用。
2.理解“都市精灵”的生存状况及原因。
3.体会散文随笔的选材、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品味语言中体会作者对“都市精灵”的情感、态度、观点。
2.在层递问题的逐层推进中领会内容,把握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并理性思考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品味语言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