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70字。
  潮汕人及其语言
  潮汕地区,是古代潮州府与近代汕头市的简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潮汕地区,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隅,广东省最东端,与福建省毗邻,方圆约1万平方公里,居住着1000多万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靠山,高山丘陵,绵延起伏,东南临海,瀚海连天,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潮汕平原是广东省第二大平原。现在的潮汕地区,设汕头、潮州和揭阳三个地级市。揭阳,是粤东古邑,历史上先有揭阳,后有潮州;潮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存丰富的历史文物;汕头,则是近代兴起的现代化城市,全国著名经济特区,通往世界的港口。整个潮汕地区像嵌在我国黄金海岸上的一块瑰宝,熠熠生辉。
  潮汕何时开始有人类居住呢?今天的潮汕人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从考古的发现来看,现在一般认为,在新石器时期潮汕一带就有人类居住。近年,在韩江口外的南澳岛后宅镇象山麓,发现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据考古学家的推断,这一处文化遗址的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它与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象山遗址采集到的文化遗物大多是长度不到3厘米的细小石器。据估计,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可能用这些细小的石器在海滩上捕涝采集鱼虾贝类作食物。由于这个遗址还没有经过科学发掘,其它遗物很少,对于这个遗址的主人的情况,还难于确凿了解。
  潮汕先民属哪个民族呢?至今说法不一,有俚族说、畲族说、越族说,莫衷一是。但是,根据考古发现,本人认为越族说较合理。1974年以来,潮汕地区发掘出数目较多的被称作“浮滨文化”的文化遗址,这类遗址的年代,距今约3400~2900年。目前,已发掘的浮滨文化遗址,分布于粤东的榕江、韩江与闽南的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从众多遗址中,可以分析出浮滨人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状态。从经济形态看:从墓葬出土青铜武器和青铜工具,可以证明浮滨人已踏进青铜文明的门槛。从社会形态看:从墓葬规格不同,可以证明浮滨人已进入等级社会,出现了不同社会集团。从文化形态看:从青铜器和施釉陶的制作,礼器的出现,可以证明浮滨人已进入文明阶段。浮滨文化中,明显含有中原商文化的因素。虽然浮滨遗址集中分布于粤东的榕江、韩江与闽南的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刚好同现代使用闽南语的福老民系的分布区域一致,但是,还不能确认,浮滨人和现代潮汕人在血缘上和文化上有多少关系。
  公元前355年,楚灭越,有部分越国人沿海路向南迁徙,给闽粤地区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文化。结果,在潮汕地区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浮滨文化,戏剧性地突然销声匿迹,一种几乎覆盖着整个岭南地区的新的文化类型取代了它。这种新的文化类型以大量越式青铜器和夔纹陶为特征,明显有越国文化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石器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