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1张。课件简单而一般,但附带的链接文字质量很好,内容全面。第六课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
A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体会经典名篇在选词炼句上的精妙。
3.理解选词炼句的基本内涵。
4.初步掌握选词炼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5、能运用选词炼句的有关知识分析鉴赏言语作品。
二、教学设想
1. 既注重课本材料的理解落实(不能丢弃了课本),又作必要的课外延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泛开展讨论,自然得出结论。
2. 以“选词”为重点;“炼句”因为高考迎考阶段有专题学习复习,故只讲清原则。
3. 适当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教学氛围,充实教学内容。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搜集有关选词炼句的语言材料。印刷或制作好幻灯片。
(二)学生的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选词炼句的故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幻灯投影以下两段文字,以营造教学氛围,引入讨论。
(1)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告诫其优秀弟子莫泊桑)
(2)北宋萧楚才任江苏溧阳知县时,张咏任知州。一日,张请萧等人吃饭。张入内时,萧见张公几案上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便大胆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
讨论萧楚才改诗的故事:萧改动的该是哪个字?怎么改?为什么要改?
参考答案:改“恨”为“幸”。为了避过可能招致的文字之祸。
2.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字之师”的故事,你了解“一字师”的出典吗?你还了解哪些“炼字”的佳话?
(右栏:点到即可,意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赏析留待相应课堂环节进行)
参考资料: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早梅》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