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90字,共1课时。  
教学设计——孟子见梁襄王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学习孟子善用譬喻的说话艺术。
2.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
3.联系历史和文献背景,通过对比,采取趣解的方式领会文中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学习孟子善用譬喻的说话艺术。
2.联系历史和文献背景,通过对比,采取趣读的方式领会文中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用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孟子见梁襄王》。它和《齐桓晋文之事》同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我们犹能记起在《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里,孟子向梁惠王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跌宕生姿的风采;我们也顺便结识了那个怀有称霸的野心,不能算聪明但懂得掩饰内心,谈不上大度但多少有些气度的梁惠王;我们考察历史,从而得知梁惠王其实是一个好大喜功、因决策失误、战争失败而导致魏国国力衰退的败家之君,也因此知道他根本没有采纳孟子的主张。
    那么,作为继任者的梁襄王的素质会比他的父亲梁惠王高吗?孟子又是怎样向梁襄王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呢?解答这些问题将帮助我们真正理解这篇文章。
    下面,就请大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花五分钟的时间研读一遍课文。然后,我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口译一遍全文,再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正课
    1.点名由学生(一名中等程度学生)口译一遍课文。提示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通假字:卒(猝)  浡(勃)  由(犹)
    2实词:语:告诉。
            一:统一。前作名词,后作动词。
            与:归附。
            槁:干枯。
            引:拉长。
    3特殊句式:天下恶乎定?(天下怎样才能安定?)——疑问句,恶,怎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