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0字。
20 孟子见梁襄王(《孟子》)
教学设计:江苏省泗阳中学 王晓筱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2、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孟子的两篇古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给齐宣王开出了什么治国的妙方?
明确:保民而王——制民之产、教化百姓,与民同乐。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孟子见梁襄王》,看看孟子给梁襄王开出了怎样的治国药方,首先让我们来初步感知一下课文。(板书课题)
二、正音辨形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停顿、节奏),勾画疑难词句
2、齐读,正音。
语人(y) 卒然(c) 沛然(pi) 嗜杀(sh)
枯槁(go) 恶乎定(w) 浡然(b) 孰能与之(shy)
三、疏通疑难
1、质疑:文言词语上有什么疑难之处?有没有读不懂的词句?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老师点拨。
(如果学生提问得不积极,可说,大家都没有疑问,那么我来考考大家。)
2、老师认为这一课里有一些词句非常重要,大家应该理解它们。
打出幻灯: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2、重点诗句翻译。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