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100字。高  三  期  末  考  试 深圳市南山区2007——2008学年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8.1.20 语  文 注意:
1.全卷满分150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本试卷第一部分1—8小题、12小题在答题卡的相应序号上填涂答案,其余各题回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试题1—8页上作答的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好自己的考号、姓名,并认真涂填好自己的考号及考试科目;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自己的学校、考号及姓名。
4.考试结束,监考员只将答题卷和答题卡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水缸    女红    贡献    长江大河    清洁肛肠        
B.寄托    崎岖    畸形    风光旖旎    倚老卖老
C.考验    眼睑    签名    例行检查    刀光剑影
D.城垣    盘桓    横亘    持之以恒    煊赫一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式不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一些领导干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挥金如土,肆意妄为,不融入基层,融入群众,全心全意为国家谋福利,最终免不了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民族的振兴。
A.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B.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C.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加速现化化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D.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专家认为早恋不会因为跳集体舞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跳集体舞就不会发生。
B.广东人口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总量已接近极限! 
C.曹文轩教授表示,中学生挑选阅读材料时不仅要注重经典、强调名篇,而且应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材料。
D.台风常引起建筑物及设施的破坏和倒塌,毁坏交通和农业,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起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调温,保持热平衡等。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