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五大题,约4210字。
(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 语文第一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此资料由上海竖河职校李坚贞提供) 上海竖河职校07级职校学生语文期中测验试卷
一 阅读文段作答 (一)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起,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起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1 此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 原名_______ 字_______( )
A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B 茅盾 朱自清 雁冰
C 鲁迅 豫才 周树人 D 李白 太白 雁冰
2.此文选自《风景谈》,给此段拟个小标题是 ( )
A沙漠驼铃 B 延河夕照C 北国晨号 D石洞雨景
3.此段文字是从____ ______ ____等方面来写驼队出现之前沙漠风光是单调’平板的.( )
A 自然景物 猩红大旗 骆驼 B 声音 色彩 形态
C 光线 沙丘 铃铛声 D 空气 坎儿井 骆驼
4. 驼队出现之前沙漠风光是单调’平板的,而驼队出现后景物发生了完全的改观,变得 ( )
A更单调,更平板 B庄严,妩媚 C 死板 生动 D 美丽 枯燥
5.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个复句的关系是 ( )
A 并列 B因果 C 递进 D转折
6.这段文字的行文思路,下面错误的一项 ( )
A 先静后动 B以静衬动 C由近到远 D以物衬人
7.此文的作者写了很多的文章,下面列举的文章除了哪篇,其他的都是他的作品 ( )
A 白杨礼赞 B子夜 C春蚕 D 蒹葭
(二)
我国古塔的形制千变万化。
从建筑平面说,我国古塔有圆形的,有正方形的,也有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
从立面造型上说,我国古塔分为喇嘛塔和带檐塔两大类,而带檐的塔中,又有亭式、楼阁式和蜜檐式之分
从建筑层檐上说,我国古塔有单檐的,也有多檐的,如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有十五层檐,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千寻塔有十六层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