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七大题,20小题,约8160字。
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lún) 其黄而陨 坚如磬石 墨守陈规
B、长歌当哭(dàng)记忆犹新 饮鸩止渴 真知卓见
C、大煞风景(shà) 桀骜不驯 名符其实 怨天尤人
D、妄自菲薄(fĕi) 抱薪救火 冥顽不灵 殒身不恤
2、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B、敬老院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C、减负以前,这个学校的师生每天早晨都要迎着晓风残月走进学校,戴着满天星斗走出校门。
D、无数人才辈出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身为人民教师的叶婷婷的母亲一退休,就到办事处登记,要求做街道服务工作。
B、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随着通讯日益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D、那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大白杨,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杨树林,一亩亩银花盛开的棉田,一垛垛刚刚收割的玉米和高粱堆得像小山。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人定”相当于现在的21—23时。
B、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是《人间喜剧》,其中又以《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最为著名。
C、韩愈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D、唐宋派中,归有光和茅坤、唐顺之等人的创作,在唐宋的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莫斯科谢切诺夫医学研究院今日在研究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取得突破。该医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二氧化碳与动物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即它能抑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这是迄今为止二氧化碳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
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5%。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免疫,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另一方面,如在细胞中含量过多,反而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医学上早已发现,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并导致动物死亡,而二氧化碳的作用就是抑制人或动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形成。
医学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这一功能的发展,对研究人及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对地球生命起源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者之一俄医学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柯甘说,在地球大气中氧气出现之前,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的办法获取能量,这个过程伴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当大气中出现氧气后,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形成的活性氧已不能对生命构成危害,这就是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的一种新功能。
柯甘认为,在人类胎儿形成中,几乎所有器官所需要的血都是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相对较高的动静脉混合血,这是为了阻止在胎儿细胞中高活性氧过多,使胎儿能够正常发育。
这一新发现对分析研究全球生态问题也有一定意义。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正在以每年0.3%的速度增长,这将使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减少,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专家认为,一些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
5、对科学家们发现的二氧化碳至今鲜为人知的作用,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碳与动物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B.二氧化碳能抑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